fbpx
想要運用家庭動物帶來療效,可以嗎?(下)
想要運用家庭動物帶來療效,可以嗎?(下)

想要運用家庭動物帶來療效,可以嗎?(下)

作者:陳姵君諮商心理師

然而,若是您目前的狀況困難達到上述的門檻,那麼或許擁有一隻家庭動物的選項可以先緩一緩。我們仍然能在生活中試著以「不需要」自己養一隻動物的前提,來運用動物達到帶來益處的目的,以人與動物都能在身心皆感到安全為原則,我有下列兩大方向的建議,第一是「間接接觸」,第二是「循序漸進的直接接觸」:

間接接觸

  • 建議一律由間接接觸開始,孩子與動物皆需要時間彼此觀察、熟悉、暖身,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 非實體:家長可運用各種含有動物元素的媒材,例如繪本、照片、玩具、玩偶、影片、動物著色畫⋯⋯。
    • 可單純作為教具媒材。
    • 可作為實際接觸動物前的暖身與學習。
    • 當然會與實際和動物互動經驗不同,但仍然相當有價值。
    • 透過動物角色認識情緒表達
    • 透過動物角色認識身體界線
    • 透過動物角色認識???(歡迎自由發想)
  • 實體:可帶孩子(1)到公園或親朋好友家與動物互動;(2)參觀收動物容所;(3)到重視動物福利的寵物餐廳、休閒觀光農場消費。
    • 學習讀懂動物的肢體語言是相當關鍵的!大人請先學會,再引導孩子學習,光是學會這一點,就相當有價值!更重要的是,學會這一點,大人才能判斷與該動物互動的當下,風險是否提高了?
    • 低強度:從遠距離、短時間、接觸頻率低、接觸數量少開始。
    • 遠距離觀察動物,同時請家長觀察孩子的反應,進而判斷是否要增加強度。

循序漸進地直接接觸

  • |安全第一|務必先與飼主了解該動物的特質與狀態,特別是地雷區。若家長或飼主任何一方感到沒有把握,則請避免互動。人們的緊張會散發壓力賀爾蒙,動物對此相當敏感,因此即便人們故作鎮定,仍會被動物識破,並感到互動並不安全,進而提高互動的風險。
  • 相反地,當人們感受到放鬆、安全感,也會散發安心的賀爾蒙使動物感受到放鬆或愉快,互動也會相對安全,因此前面提到的大人先有經驗、先看得懂動物的肢體語言顯得格外地重要!
  • 創造人與動物的好感、安全感,例如可以示範如何跟一隻動物打招呼(先讓牠聞聞),可遠距離丟零食給動物吃,先建立一些好的初始印象。
  • 用動物喜歡的方式與牠互動、遊戲,例如梳毛、撫摸、餵食、餵水、拔河、玩球⋯⋯。每隻狗狗個性喜好都不同,有些狗狗熱愛撫摸撒嬌,有些狗狗可能相反,因此花點時間觀察了解這隻動物的喜好,也是很重要的過程唷!許多孩子在這過程中也能開始發揮自己的觀察力與同理心去試著理解狗狗,因此即便還沒有開始玩起來,這場互動也已經帶來一些效益了呢!
  • 請留意:過度興奮也會增加壓力,不論孩子或動物,都建議不要在任何一方過度興奮的狀態下互動。或者適時地在互動過程中「暫停一下下」給予彼此調適情緒的機會也是很好的自我調節練習。

實體接觸中可留意並且善用的向度:

  • 距離遠近、時間長短、接觸頻率、接觸動物的數量。
  • 實體接觸的所有過程中,一旦孩子或動物感到壓力、不安全,都請不要再增加強度。
  • 請留意,務必尊重孩子認識動物的速度,千萬不要勉強孩子與動物互動,雙方若沒有足夠準備,可能帶來反效果、甚至傷害。
    • 常有的迷思:以為與動物接觸得愈多,療效愈大!事實上並非如此!
  • 務必、絕對、一定要有大人在旁監督孩子與動物所有的互動過程(不讓孩子與動物獨處),因為孩子尚無法監控與處理風險。
  • 建議孩子的年齡在小學中高年級以上,並且確保孩子已經有基礎的動物肢體語言知識,也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同時具有尊重、保護動物的意願之後,再試著讓孩子與動物獨處,甚至擔負照顧動物的責任。

讀完這兩篇長文,我想各位讀者、家長們可以看見期待動物帶來療效,其實有好多功課要做。但若能漸漸掌握訣竅與節奏,並找到其中的樂趣,您們也能體會到人與狗狗心電感應的默契時刻!那麼想讓家庭動物帶來一些對孩子、對家人的正向影響,相信一定是有可能發生的!

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在互相充分理解與尊重的前提下可以帶來許多助益,我非常鼓勵,也邀請大家一起試著找到彼此和諧相處並且互相療癒的方式!

#養一隻自己的動物≠具有療效

 

#延伸閱讀報導文章|有我,動物才能真正療癒你-你不知道的動物輔助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