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梯次結束後兩天,陸續接到家長電話和訊息,有捨不得的孩子回去哭了好久,有鮮少表達自己需求的孩子開始說自己想養狗,家長們有點意外孩子們究竟經歷了什麼?在短短的三天不過夜的營隊裡,讓孩子這麼不一樣了?這次國小組,各個來頭不小(?),遠從嘉義、桃園和宜蘭來的都有,但共通點是對狗狗有好多好多的喜歡和好奇。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有的能力很好,有的發展較慢,有的活潑外放,有的內向害羞,我們期待孩子們不只是和平共處,更能充分學習合作與尊重,因此我們盡可能讓孩子們自主溝通、共同決策。聽起來很棒,但執行起來絕非易事。習慣「我說了算!」領導型的孩子,面對不再一昧服從的同儕,我們看見了他的著急與焦慮,邀請他試著傾聽他人,練習尊重不同的聲音,組織團隊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習慣在團體中隱藏,總是「都可以、沒意見」配合型的孩子,我們營造一個足夠安全的心理環境,幫忙他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至於「我偏偏要跟大家不一樣」搗蛋型的孩子,我們試著理解他的不安與不知所措,接納他對自己做不好的擔心,然後陪伴他回到團隊中參與討論。
印象很深刻,某個孩子(化名A)因為對周遭環境的敏察度較低,集合時經常還沉浸在其他事情當中,因此常常延遲到大家集合的速度。急著要進行下個活動的孩子們總是很生氣,前兩天,總有孩子來告狀:「老師妳看A啦!」,或者跑去指責A:「都你害的啦!」,我們一次次帶著孩子練習如何「清楚但友善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第三天的某次集合裡,我們聽到孩子們說:「A,現在不是玩玩具的時間,請你幫忙趕快坐好。」另個孩子則起身去幫忙收玩具,一齊用自己的力量幫忙後,最後還有個孩子向A說:「A,謝謝你的配合」。從不耐煩、不溝通,到彼此互助,孩子的改變往往超乎你的預期。
我們也在營隊中花了很多時間討論「養狗」這件事,從腦袋中美好浪漫的想像,透過實做(親自帶他們散步、梳毛、餵食、打掃等等),變得更有現實感。孩子在最後分享:「原來養狗不是容易的事,裡面有這麼大的學問和專業。」然後你會發現,親身體驗絕對比權威式的反對,來得有說服力多了。
相信這些孩子經歷了這次營隊,在未來的某一天裡,當他們準備好足夠的知識、時間和能力後,絕對會是很棒的主人,而那些幸運、幸福的狗兒們,也會有一個不再被不當對待、不再被棄養的、永遠的家。